为充分发挥我院科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院学科、人才优势,更好地履行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辟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路径、新方法,实现学院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要面向国家创新体系,始终关注国家发展,为社会改善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撑。也只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实现高等学校的科研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学院应通过多种途径为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
二、加强纵向科研项目中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强化课题研究的社会针对性,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需求,聚焦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热点、民生的痛点、社会的关注点,引导和培育一批应用型科研项目。采取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分析不断出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趋势,探索课题研究的社会前沿性。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等应用型研究项目。在校级课题中设立应用型科研项目专项,提高项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大力扶持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可以是政府命题,企业赞助,学院研发;可以是企业命题,政府、学院参与研发,共同筹资;也可以是重大课题政府、企业、学院联合攻关等。学院根据《湖南女子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于成功立项的横向科研项目,三年内将予以免收学院科研项目管理费和学院成本费,并给予一定科研绩效奖励等政策倾斜。
四、鼓励教师实行成果转化和推广。强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培育高新技术;可以以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申请职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并实行成果转移转化,并在学院职称评审条件、科研成果奖励等制度中体现。
五、鼓励系(部)、研究中心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各系部需签订1-2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并采取措施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建设和合作发展;鼓励、支持各系部与企业、地方政府联合兴办科研机构,共同申报国家和湖南省相关的项目,承接应用型项目研究;鼓励科研机构举办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宣传、进行科教讲座、给相关企业进行职业培训等。
六、充分发挥平台汇聚作用。整合全院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学术基础条件等系列学术资源,采用跨学院、跨学科、跨系部、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的创新思路,着力培育科研团队,孵化高层次研究项目,扬长避短,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学院在家政服务、社会养老、健康旅游和文化艺术等特色研究领域的人才优势,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的专题调研活动、行业标准制定、职业培训包开发、企业经营准则制定等,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提供发展咨询与技术咨询。鼓励教职员工到企业及地方政府挂职锻炼,引导优秀学生自主创业。
七、鼓励文化传承创新。推广先进性别理念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政策,通过各级妇联的组织网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改善湖湘广大妇女文化与物质生活之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事业服务。大力加强湖湘女性文化数据中心建设,分阶段逐步建设最为齐全、最为系统的湖湘女性文化资源库,以推进湖湘女性文化创新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承载湖湘女性文化的展现与教育功能,为湖南省、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建设和妇女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湖南女子学院关于科研...
- 下一篇:湖南女子学院高级别科...